您好,欢迎访中国公民道德网官方网站!
网站首页 特别报道 道德园地 道德人物 道德新闻 名人读孝 会员名录 爱心点击 企业风采 视频播报 网络反馈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> 道德园地
以雷锋精神助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
文章来源:来源: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:2020-12-23 20:28:40

2020年12月18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——雷锋同志诞辰80周年。他出身普普通通,但最终成长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丰碑,成为“中国好人”的文化符号,永远活在百姓心中。去年10月,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(以下简称《纲要》)颁布。雷锋精神,正是推动《纲要》落实的最好抓手。

 今天的中国,雷锋成为亿万人共同拥有的名字

 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民道德建设,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,推动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显著成效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,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整体明显提高。但与此同时,我国社会道德领域依然存在不少问题。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信念不坚;部分青少年道德观念模糊甚至缺失,缺乏区分是非、善恶、美丑的标准;造假欺诈、不讲信用的现象久治不绝,突破公序良俗底线、妨害人民幸福生活的事件时有发生。这些问题对个人品德的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。

 《纲要》直面这些问题,特别强调要突出个人品德建设,要推动践行以爱国奉献、明礼遵规、勤劳善良、宽厚正直、自强自律为主要内容的个人品德。个人品德强调的是自身的优良品质以及行为自觉,是人生之基,也是道德建设的“第一粒扣子”。而所谓的个人品德建设,就是培育“好人”。

 那么,什么是“好人”?甘当“傻子”以怀民,愿做螺钉而济世,雷锋的个人品德无疑是美好且值得学习的。雷锋入伍前,当工人时多次被评为红旗手、劳动模范、先进工作者;入伍后,工作学习一直表现优异,被评为节约标兵、模范共青团员,做了很多好事却从不留名,他说:“人民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,帮助人民克服困难,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是我应尽的责任。”他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、应该怎么做人的问题,放大了“善”的本性,体现了人性的光辉,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,是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榜样,能够凝聚起榜样的力量和学习先进争做先进的磅礴热情。

 今天的中国,雷锋成为亿万人共同拥有的名字。《纲要》专门指出要“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”,强调“要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的志愿精神,围绕重大活动、扶贫救灾、敬老救孤、恤病助残、法律援助、文化支教、环境保护、健康指导等,广泛开展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活动,引导人们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作为生活方式、生活习惯。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发展,完善激励褒奖制度,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,使‘我为人人、人人为我’蔚然成风”。在推动《纲要》落地时,应着眼于个人道德建设,以雷锋精神为抓手,打通“文明最后一公里”,助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。

 以雷锋精神丰富和具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

 要进一步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、尊道德、守道德的生活,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、道德水准、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,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,《纲要》明确指出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大力推动学雷锋和志愿服务。

 回溯过往,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到现在,党中央始终致力于让广大人民群众学习雷锋及雷锋精神。20世纪60年代,毛泽东同志挥笔题写“向雷锋同志学习”;1990年3月,中国共产党十三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,“全体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,都要带头学习雷锋”;2018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“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,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,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,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,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,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”。

 在党中央的强有力号召下,半个多世纪以来,从雷锋到欧阳海、王杰、刘英俊、张华、朱伯儒、张子祥、李润虎、李素丽、徐虎、许振超、郭明义、庄仕华、孙茂芳……千万个“雷锋”在不同的时代成长了起来,在我们身边播撒着爱和温暖。雷锋已从一个人的名字、一个人的事迹转变为一批雷锋学院、众多志愿者,成为一项志愿服务、一种精神、一种文化,这是老百姓对美好人性的执着追求,更是中国共产党对初心半个世纪的坚守。

 在“十四五”的新征程上,只要我们坚持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,坚持不断发扬雷锋精神,坚持以雷锋精神丰富和具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良好的社会风尚一定会形成,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必将达到一个新高度。(光明网记者 郑芳芳整理)

 


上一篇:志愿风采 | 大同:我与妈妈同奉献、共成长

下一篇:我是一片绿叶
 
友情链接
中华志愿者服务网  中国文明网  中国敬老院网  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  中国社会组织网  
版权所有:中国公民道德网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| 晋ICP备2021016895号
地址:中国北京石景山区鲁谷大街74号 电话:010—83671077
投稿邮箱E-mail:zggmddw@163.com